2021(6).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针对其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目标任务、独特优势、发展道路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传承创新中医药,推动中医药文化大众化普及化,应依托孔子学院、中医药传承院校及“一带一路”传播中医药文化。
2021(6).
摘要:舆论向来有反映民意和影响人心向背、聚散的作用。在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各种敌对势力都在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阵地,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舆论、舆情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把握好新闻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对于争夺新闻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具有重大意义。
2021(6).
摘要: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化场所,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的传承、培育、融合、创新的重任。试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探析图书馆文化育人实践机制,提出图书馆应建立以文献资源为载体、素质教育为平台、优秀传承为导向和服务创新为动力的实践育人机制,以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目标任务。
2021(6).
摘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构建思政、课堂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问卷数据和案例分析,以认知情况、育人作用、社会环境情况和激励机制4个模块分析志愿服务育人模式实施现状及成效,籍此提出医学院校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优化路径,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染力,促进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021(6).
摘要: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CCS)、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ULAI)对某高校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365名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和学习适应性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学生职业使命感总分与学习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职业使命感是学习适应性的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培育医学生职业使命感,提高其学习适应性水平。
2021(6).
摘要:在新医科背景下,为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具有高道德水准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医学院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可行分析,探讨新医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遇到的困境和解决办法,为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启鉴。
2021(6).
摘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和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是创建“双一流”高等院校的重要宗旨。文章从提高本科生科研素养角度,阐述教研交互策略在药学类学生科研素养建设中的实践与启示。该“教研交互”教学法是通过基于与分析化学课程群教学融合,增加科研实践平台和启蒙、长周期、延续性的科研教学内涵,机会,可有效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水平。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延续获益,有效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水平,同时促进学科改革,教学相长。
2021(6).
摘要:目的 了解民众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与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 自行编制“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知晓及服务使用意愿调查问卷,于2021年3月-4月期间通过雪球抽样,对福建省内各设区市民众开展网络调查。结果 调查收回问卷1050份,有效问卷1041份。其中75.02%的人表示未曾听说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但9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在有需要时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民众对服务价格和质量较为关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和是否参加医保是民众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存在广大的需求市场,但目前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尚未成熟,医疗机构也未具备充分的供给能力,不宜大范围推广,建议在服务对象短期内以仍以重点人群为主,长期上可扩大至不同目标人群。另外,政府部门应考虑医患保三方利益合理制定服务价格,并健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
江琴 , 许伽彬 , 雷千乐 , 郑秋悦 , 林中鹂 , 廖美玲
2021(6).
摘要: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2021(6).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条红线,也是其价值追求所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将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基本遵循,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人民群众也有权利来检验并享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成果。立足新时代,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结合的治理体系,以此彰显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以“乡村之治”,助力于“中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