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5.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雄观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坚持人民立场和英雄的人民属性,诠释了新时代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历史坐标,以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落脚点的英雄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精神元素。应倡导尊重和敬畏英雄人物,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推崇人民英雄理念,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注重维护英雄权益,完善法制保障; 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先进英雄文化。
2020(3):6-10,17.
摘要:社会治理效能关乎国家治理效能乃至现代化进程。在疫情防控上,我国社会治理各主体积极应对,国家力量积极统筹,市场力量、公共服务系统与多层次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取得了出色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资源调配不公、参与秩序紊乱等治理效率不足的现象,社会治理的“效”与“能”存在差异。这一现象实则为我国制度优势保证了治理总体有效,而突发事件的特性与社会治理主体能力不足导致了治理出现局部偏差,需要遵循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的思维理路,实现“效”“能”并进。
2020(3):11-14.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野下,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关键,当前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人才的主要力量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收集分析我国16所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开设资料,探讨我国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人才核心能力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改进建议。
2020(3):15-17.
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风险,重点介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门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产时与产后新生儿管理的相关措施,为围产期新生儿感染风险防控管理提出临床建议。
2020(3):18-23.
摘要:新时代高校学院(系)党委书记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承担着政治方向把关者、学院治理共同策划者和决策落实保驾者的角色; 应明辨自身角色,善于学习,积极探索,勇于担当,努力做到有境界、有担当、有情怀、有作为。
2020(3):24-28.
摘要:随机采集4所高校450名大学生有关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调查数据,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在社会比较作用下的表现。研究发现,“财富意味着成功”是当下物质主义价值观最明显的特征,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比较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WTBX]r[WTBZ]=0.14,[WTBX]P[WTBZ]<0.01),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TBX]r[WTBZ]=-0.13,[WTBX]P[WTBZ]<0.01),社会比较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会物质富裕的同时需要兼顾社会比较带来的公平建设问题,创新物质评价体系,提升不同阶层间的相对幸福感。
2020(3):32-35.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具有其独特工作优势,能够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思想站位不高、资源渠道不多、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需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内涵建设、多方整合资源三个方面入手,持续强化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2020(3):36-40.
摘要:针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了解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对独立学院境外交流项目现状与学生需求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明确国际化办学战略、建立多层次交流项目、拓展资助方式、加强语言培训、畅通项目宣传推广渠道的对策。
2020(3):41-46.
摘要: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福建某省属医科大学555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呈中等水平,且受评判性思维中的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维度以及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维度影响; 提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及元认知策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3):52-55,65.
摘要: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对某医科大学大一新生进行测试,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选取心理韧性水平相当的2个班级,使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实行体验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测心理韧性水平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对照组前后测心理韧性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结果表明,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2020(3):56-61.
摘要:以福建医科大学2017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重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工业药剂学线上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深化思想认识、建立新型教学互动模式和提供多方面保障等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工作。
2020(3):62-65.
摘要:医学遗传学内容复杂、学科交叉广、教学难度大。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评分、问卷调查和期末测验,比较和分析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效果,发现案例教学法注重案例分析、学生自主探索和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遗传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从文献阅读、遗传病病例选择和课程重点的讲解方面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法,从而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实践效果。
2020(3):66-70.
摘要:选取美国电视医务剧《急诊室的故事》的10个医患会话为语料,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析据素在医生话语中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据素在语料中出现频率的高低由交际语境和医生的交际意图决定。推测据素帮助医生降低权势地位,避免潜在的争议; 信念据素凸显医生愿为信息负责的态度; 感官据素和转述据素可提升医生话语的可信度。四种据素都是为了缩短医患间的社交距离,建立情感联盟,维系和谐的医患关系。
2020(3):71-78.
摘要: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基于115万形符的自建医学实证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分析医学实证论文摘要的体裁,从微观层面归纳每个语步和语阶的语言体现方式。结果表明,医学实证论文的摘要由4个语步构成,每个语步通过不同的必要和可选语阶构建其交际功能,其中语步1、语步2和语步4的层级结构明显,各语阶的语言实现方式与所在语步和语阶的交际功能密切相关。
2020(3):79-84.
摘要:以我校“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语类教学法指导下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前后测成绩对比、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定量定性分析法,探讨该模式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效果。结果表明“SPOC+翻转课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造良好的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语类教学法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