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5-7,27.
摘要:医学生依法表达诉求是医学生与学校、社会三方之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桥梁,具有非理性、易冲突、多样化和非均衡性的特征。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凸显了重视医学生依法表达诉求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医学生切身利益、学校民主管理、国家政治与社会公益三方面诉求内容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医学生依法表达诉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积极教育,合理限制; 依法保障,健全制度; 提高能力,拓宽渠道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2016(3):8-10.
摘要:借助易班新媒体互动空间,构建“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利用网络论坛、线上主题活动、新媒体资源分享等应用方式,创新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具体组织形式,丰富医德教育内容与路径,助力提升医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
2016(3):16-20.
摘要:对福州地区四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657例进行性知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各维度需求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性道德、女性性生理、两性交往心理、男性性生理、性行为; 女生对性知识的需求总分低于男生(P<0.01); 不同年级、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对性行为知识需求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女大学生在性知识来源获取途径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课程讲座教学、同学朋友、网络网站。建议采取分层教育模式加强性教育,针对女大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2016(3):21-23.
摘要:健全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直接影响到高校健康稳健运行,对深化高校党风廉政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和完善现代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主要因素,并从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6(3):24-27.
摘要: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实际,在高校校办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优选经营者、外包经营权、创新科技成果供需平台的改革路径,并建议将规范经营外包合同、健全绩效监管制度和争取政策扶持作为改革的辅助措施。
2016(3):28-32.
摘要:针对福建省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关于医药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结合其对医药营销人才能力的需求,提出应改革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对接区域医药产业,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重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五方联动评价体系,以赛促学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6(3):33-36.
摘要:在信息社会,价值教育的逻辑需要从单向的知识逻辑过渡到知识—思想—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大学价值教育的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知识性—思想性—信息性有效结合的教学体系,注重道德与法律在知识与价值方面的分离与融合,探索系统化、制度化、虚拟化教学实践以及发展“虚—实”有效耦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016(3):42-44.
摘要:针对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繁杂琐碎、难于记忆和融会贯通的特点以及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受到语言障碍、思维模式、文化差异等影响,提出克服语言障碍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渠道促进师生互动,加强沟通,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引入PBL教学方法,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2016(3):45-48.
摘要:以创新能力培养理念为指导,采取指导细读文献、培养独立实验能力、分析整理实验结果等循序渐进方式对海外学生药理创新技能进行训练,探索符合海外学生特点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激发其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药学发展的需要。
2016(3):49-53.
摘要:以等效翻译观为基础,论述等效原则对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并从语言和文化等效两个层面探讨外宣翻译策略。语言等效策略包括根据词语内涵意义寻找合适对等词、根据译语搭配习惯选择地道搭配模式以及根据译语行文特点重组表达结构三种方式,文化等效策略主要体现为再现原文化表达以及转换或舍弃原文化表达两种方式。
2016(3):54-58.
摘要:以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通过阐述其发展路线与研究现状,结合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论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分级、分课型、分模块的基础上,将人文医学英语与翻译模块相结合,构建“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模式,旨在切实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016(3):59-62.
摘要:根据移动微型学习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测验等方法,探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微型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历时一学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课内与课外一体化、输入与输出有效结合的词汇移动学习方式比传统的词汇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培养其词汇输出能力,增强词汇学习效果。